首页 | 国资动态 | 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产权交易 | 党建园地 | 工作研究 | 网上办事 | 互动交流
前线: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为什么成功

来源: 更新时间:2015/7/1 16:33:19 点击数:

原文作者:郭万超

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证明,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最有效的制度安排。但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不同国家却表现出迥异的经济绩效,早先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中,经济发达的也是少数几个。那么究竟怎样走向市场经济才是正确的路径?究竟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才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或许,从中国的成功实践中,我们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改革的基本逻辑和渐进转型方式

纵览中国改革开放全部过程,其基本逻辑是始终以经济发展为主导,以经济发展绩效作为改革的检验标准,而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不是急于改变原有体制。用马克思主义话语来说,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经过实践,而不是从理论出发,不是依靠理论设计。实际采用的理论也基本是从改革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像俄罗斯东欧照搬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标准处方,即“华盛顿共识”。后者把西方一二百年演变形成的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繁荣的根源,犯了倒果为因的逻辑错误。而反观中国的市场化之路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实践方式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

中国改革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特征从一开始就显现出来了。人们虽然认识到计划经济的弊病,但并不认为要对其进行彻底改革,只需要对其进行修修补补。当时,中国经济严重凋敝,人民生活极度贫困,扭转近乎崩溃的国民经济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在当时都是受欢迎的。中国百业萧条、民生凋敝的现实,激发了人们强烈的发展愿望。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改革开放放在其后。30多年来,中国始终自觉地把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发展是硬道理成为中国人的口号。1992年,邓小平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标准,为发展扫清了道路。

因此,中国的政策很明确,改革本身不是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为发展服务的。这种策略可以概括为寓改革于发展之中。其基本特征是让市场机制在适应经济发展中自发渐进的成长。中国改革的初衷并不是要建立市场经济,而是为了改变极端落后的经济面貌,是以追求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中国领导人开始对市场经济也了解甚少,只是在发展欲望的诱导下逐步发现市场的力量,引进市场机制。这种情况说明中国的市场化过程是一种迎合发展的适应性过程,也造成了中国转型的渐进性质。当然,中国的渐进式转型特征只是一种事后的描述,是从总体上与独联体、东欧国家“休克疗法”的激进方式相比较而言的,但并没有事先设定改革一定要按照渐进方式进行,实际的情况是能快则快,该突破的时候就突破,一切以发展效果即“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以不影响发展为前提。可以说,中国的改革是一种以发展为中心导向的适应性渐进转型。

中国改革主要呈现以下特征:它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连续不变的目标;它是通过双轨制改革进行的;它显示出巨大的地域差异;它是一个走走停停的过程。根据以上特征,人们把中国改革概括为渐进式,与俄罗斯等国家的激进改革相区别。实际上,中国并没有有意识地“采用”渐进主义的方案。在中国拒绝激进改革而又无人知道如何改的情况下,改革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和“摸着石头过河”,只能是个“干中学”的过程。中国改革是由改变当时贫困状况和发展经济的现实需要引发的,在发展经济的目标激励下,改革与发展交互进行,相互促进。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而真正发达的只是少数,市场经济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而且它有好坏之分,只有好的市场经济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国家要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必须采用渐进的方式使其和自己国家的特殊条件逐步结合。认为一旦迅速照搬了英美市场经济模式,经济就可以自然的快速增长,是一个幻想。另外,制度变迁不仅涉及利益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它要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和认知模式等许多重要因素的严重制约。而文化认知模式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